一、培土后生姜出現黃葉干尖現象的原因:
培土傷根、追肥不當引起肥害、除草劑藥害、缺素、葉部病害、土傳病害、線蟲危害。
二、同樣是表現為黃葉干尖,其中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表現在發(fā)黃的部位和發(fā)黃的程度不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解決辦法也不盡相同。
1. 培土會不可避免的損傷根系,根系吸收水肥受阻,造成黃葉干尖,所以培土后一定要沖施生根養(yǎng)根類的產品,快速緩解根系損傷,建議沖施或滴灌海藻·甲殼素,可以快速修復根系,恢復根系的吸收能力。
2. 夏季溫度較高,許多姜農朋友習慣使用復合肥追肥,并且沒有注意距離,肥料離根系太近,本來培土根系就會受到損傷,大量的復合肥會造成根系失水,嚴重時造成根系腐爛,另一方面大化肥隨高溫揮發(fā)產生的有害氣體也會對姜葉造成損傷。大量使用大化肥還會造成土壤酸化、板結,生姜本來就是一種十分依賴健康的土壤環(huán)境的作物,近年來由于過量使用大化肥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多,建議培土時使用豆磷脂微生物菌劑,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使土壤疏松透氣,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養(yǎng)護根系,同時抑制土傳病害。
3. 由于培土打破了對雜草的封閉效果,夏季高溫多雨,雜草生長的很快,許多姜農朋友就會選擇使用除草劑來進行除草,但是適用于生姜苗后的除草劑并不多,如果使用不當,輕則造成生姜發(fā)育遲緩、黃葉干尖、畸形,重則生長停滯甚至死亡。除草劑藥害在田間分布一般較為集中,受害程度往往較為一致,受害時間也比較統(tǒng)一,如果判斷為除草劑藥害造成的黃葉干尖,建議葉面噴施精肥在線+蕓苔素內酯,補充營養(yǎng),調節(jié)生長,緩解藥害,恢復長勢。
4. 缺素型黃葉主要以缺鐵、缺鋅為主,這類黃葉現象是由心葉開始,葉脈失綠,葉片發(fā)黃發(fā)白,葉片變薄,集中在上部葉片。雨水多,氣溫高,影響根系對中量元素的吸收,并且酸化的土壤環(huán)境也會影響中量元素的吸收。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通過葉面噴施含有中量元素的葉面肥來進行補充,建議噴施30毫升精肥在線+20毫升聚合鋅,兌水15公斤,間隔7-10天,使用兩次,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5. 葉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斑病等,病害具有明顯的發(fā)病規(guī)律,有比較明顯的發(fā)病中心,有發(fā)病歷程,都有一個由輕到重、由大到小的過程,這個過程時間一般較長。病害在田間表現為有輕有重,發(fā)病中心表現重,離發(fā)病中心越遠發(fā)病越輕,有明顯的病斑,病斑一般周圍或中心有霉層或黑點。葉部病害往往是真細菌性病害混發(fā),并且還需加強葉片營養(yǎng),所以在防治葉部病害的思路是殺真菌藥+殺細菌藥+葉面肥,比如炭疽病,可以使用唑醚·溴菌腈+中生菌素+磷酸二氫鉀。
6. 姜瘟、爛脖子等土傳病害也會表現在葉片上,土傳病害引起的黃葉干尖是由底部葉片先變黃,向上發(fā)展,直至整株枯死,建議使用30毫升菌瘟必克+10克70%惡霉靈,兌水15公斤,噴淋灌根,提前預防。已經出現病征的植株,則需要挖出來,帶出田外銷毀,并且一定要對發(fā)病區(qū)域周圍的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使用菌瘟必克+70%惡霉靈,控制病菌的蔓延。
7. 線蟲對生姜的危害可以貫穿整個生長期,對根系和塊莖造成損傷,導致水分養(yǎng)分供應不足,另外線蟲活動產生的傷口,也會造成病原菌的侵染,所以一定要嚴密的防控線蟲,建議沖施或滴灌姜線必克,每畝使用1000毫升,間隔23天,連續(xù)使用2-3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