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整體姜價中等偏上,新的2025年姜價走勢,仍會受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預示著未來行情既有機會,同時也存在風險。這時,需要我們在未來生姜產銷過程中,謹防姜價過山車?為了更好地把握賣姜機會,我們就要提前理智布局,理性制訂賣貨計劃?究竟什么時間節(jié)點賣姜為好?關于種姜、2025年我們是多種還是少種?種姜、如何才能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那么,要想把姜賣好,賣個稱心如意的價格,首先就要知道,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生姜價格?
一、影響生姜行情的因素
1、種植面積對價格的影響:
生姜種植面積是生姜產業(yè)鏈關注的重點,面積的變化對生姜產出總量有決定性,生產總量的多少對價格有反觀作用,因此生姜種植面積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之一。
上圖是全國生姜種植面積與部分產區(qū)面積的一個變化對比,從圖中看出21年,23年、24年分別是最近幾年種植面積較大的年份。21、23、24年生姜擴種的原因在哪里?21年擴種原因是20年價格高,高效益刺激了21年擴種,由此當年全國種植面積將近600萬。23年擴種原因,主要由于22年減種+減產,雙減效應,以及后疫情時代市場需求轉好,提振了生姜行情,再次激發(fā)姜農種姜積極性,于此23年全國面積再次擴種到500萬畝以上。再看24年,受23年長時間持續(xù)高價影響,帶動了24年種姜面積繼續(xù)擴增,結果全國24年生姜種植面積突破了600萬畝,中姜網統(tǒng)計數據顯示,24年全國生姜面積是五年中的新高,其中24年整個北方以及山東面積雖高于20年、22年以及2023年,但低于2021年,擴種主要體現(xiàn)在南方產區(qū)。細化來看,24年比23年全國生姜面積增加大約21%,其中北方面積增加12.5%左右,山東增加8.2%左右。據統(tǒng)計,2024年南方生姜總種植面積在417萬畝左右,比23年大約增加25.6%,由此南方面積處于近10年最高值。需要說明一下,由于地域原因,種植分散,統(tǒng)計難度大,此面積,與實際或許存在偏差??傊纳N植面積的變化來看,面積增減與種植戶的收益是息息相關,收益高擴種,價格低減種。
再看這個圖,柱形圖是近幾年種植面積的變動情況,折線圖是年均成交價的波動情況。從面積與價格的變化看,面積是波動式增加,價格隨面積增減呈波浪式起伏,總之面積變化與價格起伏,大致呈反相關,面積增加,價格下降,面積減少、價格升高。
2、氣候對價格的影響:
氣候的影響主要是溫度、旱災、澇災等對產量、質量的影響;比如19年山東產區(qū)生姜生長中期干旱,后期低溫,導致單產量下降,成就了20年高價;再如21年雖生產量大,但在挖姜季節(jié),北方產區(qū)大降溫,導致生姜受凍、損耗大,因而22年姜價前低后高;再看22年生姜早期,主產區(qū)遭遇倒春寒,造成出苗率差,生長關鍵期又趕上北澇南旱,導致22年因生姜減產,促就了23年高價格。那么23年生姜雖然受到氣候影響,但對生姜種植較為集中的山東產區(qū)影響不大,雖然23年生姜總產量相比22年是增加,但低于正常年份的產量。再說24年生姜前中期遭遇超高溫,及中期的多雨極端天氣,雖然造成北方產區(qū)大培土推遲,但整體預估,生產量相比23年還是略顯增加。從以上變化看來,氣候對當年生姜產量、質量,人氣、價格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厥讱v年,影響生姜行情劇烈變化,價格大幅波動,最主要因素是受氣候主導,因此每年氣候變化是價格漲掉行情大張大合的導火索。
3、供應量對價格的影響:
面積和產量,決定著年度總供應量的多少,而階段性供應量和每日上貨量,是形成短期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這個圖是19年到24年,山東青苗姜價格的變化情況,例如21年面積增、產量大,供應多,當年新泥姜價格低到5-6毛1斤。再如22年面積下降,又逢減產,由此當年供應量減少,結果當年新泥姜價格漲到每斤2.7-3.7元,再看24年生產量雖比23年略有增加,但姜農惜售,新泥姜價格每斤達到2.5-3.2元。從各年份青苗姜價格變化來看,階段性供應量與日供應量是影響市場價格的主因。
4、金融屬性、人氣、市場需求對價格的影響:
(1)金融屬性對價格的影響:目前來看,生姜已不是單純的一種調味品,因為它金融屬性越來越強,所以越來越具有投資和存儲價值。由此不僅引起姜農、儲存商、冷庫主、加工廠、出口商的存儲,同時吸引了大量的行業(yè)外資金的參與,介入現(xiàn)貨和電子盤交易。也就是說生姜價格的變化,不僅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還受買賣預期和情緒推動的影響,以及資本力量拉升的影響。
(2)人氣對價格的影響:人氣是受以上幾方面因素共振下而形成的,人氣具有兩面性,當條件利好時,人氣有拉升價格的一面,那么當條件利空時,人氣也有壓制價格的一面,人氣是有利則聚、無利則散。由此人氣是隨以上幾方面因素變化而變化。
(3)市場需求對價格的影響:在市場需求中,鮮食生姜在整個消費中占比最大,比重大約為71%,其次出口占比大約10%,深加工和姜種各占比約8%,其它用途占3%,從生姜需求來看目前主要以鮮食為主,其次是出口,再就是深加工和姜種需求,加工除了日常的姜干、腌漬姜外,隨著養(yǎng)生觀念的提高,姜油、姜粉、姜糖、等深加工產品也逐漸增多,但占比體量依然還是有限,由此目前只有鮮食消耗對行情影響比較明顯。
總之、生姜雖是日常生活中的調味品,但需求相對剛性,價格在一定范圍內,市場需求量變動不明顯,因此決定生姜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應量。
二、從歷史走勢中尋找機會
我們?yōu)榱朔治鑫磥砩星橼厔?,首先回顧歷史走勢,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未來商機,簡單來說,就是研究過往年份生姜價格波動原因,從中做到機會早發(fā)現(xiàn),風險早規(guī)避,那么接下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歷年生姜價格走勢歷程,需要我們注意,在以往年份生姜價格發(fā)展中,有哪些值得大家總結的問題,有哪些需要我們避開的雷區(qū)。
上圖是以昌邑洗姜為例,2014--2024年價格走勢情況。從圖中看出2014年,2020年、2023年,包括2024年都是價格相對較高的年份,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每達到一個價格高峰之后,都會出現(xiàn)一個懸崖式下跌,再從價格的曲線變化來看,每波大行情趨勢形成之前,都會經歷一個長則3-5年,短則2-3年的緩慢的價格爬坡期,每當姜你軍大行情出現(xiàn)時,前提幾乎都是減種,或者經歷大的氣候災害時。再從圖中看出,姜價波段性上漲,明顯的變動時間點,要么出現(xiàn)在3、4月份拿姜種或種姜農忙期間,要么氣候多變的6、7、8月份,要么就是新老接軌的9-10月份,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每次價格低潮期,多是在5-6月份。通過分析在每波大漲行情之后,幾乎都是擴種的年份,總之在人氣的作用下,每波行情的走勢都是漲的慢,掉的快。這就是現(xiàn)在人性的體現(xiàn),有利則聚,無利則散。
再從生姜產量分析,從過去10余年的情況分析2013年、2019年和2022年低產量,造就了2014年、2020年和2023年的高價;同時2015年、2021年的高產量,也導致了2016年和2022年的低價,再說2023年生姜產量雖然不低,但受問題姜、災害等方面影響,由此2024年姜價仍處于中等偏高水平。根據以上價格的變化特點,其實與種植面積、產量、氣候影響密不可分、再看價格從低到高輪回過程,都是經過磨價、慢漲、加速、高潮四個階段的變化,接著我們對以往價格曲線進行延伸,再結合現(xiàn)在市場實際,生姜高價經過24年過渡,預計25年是過渡后,轉折年的概率大,至于最終是否轉不轉折,主要依靠于當年氣候、人氣,資金等對行情的影響,因此25年生姜有機會有挑戰(zhàn),有盈利也有風險,就看我們如何捕捉市場商機,怎么避開風險。
三、2024年生姜產銷形勢分析
2024年生姜1至11月份的價格走勢情況,咱同樣也以昌邑洗姜價格走勢情況為例,從圖中明顯看出24年全年生姜價格出現(xiàn)了兩波強勢上漲,分別發(fā)生在4月和8月份。
第一波上漲是3月下旬至4月初開始發(fā)力上漲,10余天的時間上漲2塊錢左右,上漲原因:
(1)當時毛病姜被清除,急賣貨源減少;
(2)種姜農忙,市場上貨少;
(3)入庫收儲積極;
(4)電子盤拉高人氣。
第二波上漲,7月下旬8月初,受臺風格美影響,人氣助推,這個時候電子盤率先再次連續(xù)拉升,現(xiàn)貨緊隨其后,漲勢強烈,也是10天左右的時間再次把姜價提升2塊錢左右,由此8月上旬姜價達到24年以來的新高度,當時優(yōu)質洗姜每斤8元左右,優(yōu)質泥姜6元左右,時間到8月中旬電子盤下跌,從此現(xiàn)貨缺少了輿論和人氣的支持,也開始震蕩慢滑,進入9月份下滑幅度加大,這時候姜價下滑原因:
(1)支撐價格因素減弱;
(2)騰窖賣姜,部分庫姜獲利減倉;
(3)電子盤2409合約面臨交割,現(xiàn)貨基差縮??;
(4)9月份沒有出現(xiàn)極端氣候影響;
(5)市場需求穩(wěn)定,缺乏收貨入庫的推波助瀾。
如果把2024年生姜一路走來的行情分階段分析,1-3月份是低位蓄勢,3-4月份是步步登高,4-7月伺機待發(fā),7-8月再接再厲,9月份是高位回落。
通過24年一路走過的生姜行情,10月份之前沒賣的,多是犯得過度惜售,過度貪高的錯誤。再說高價的時候恰是需求旺盛期,也是大多人不認賣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有越漲越不賣,越掉越賣的通病,經過23年與24年姜價的走勢,提醒大家以后一定理性對待預期,做到知足常樂,注意錯峰賣貨,永遠牢記一句話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24年的生姜行情最終不管結局如何,今年黃姜價格整體還是賺錢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為什么23年24年生姜價格連續(xù)兩年都是在高位運行,難道生姜行情不遵循周期規(guī)律了嗎?為什么24年生姜不走尋常路,原因究竟在哪里,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
四、2024年生姜高價原因
(1)23年生產量略高于大幅減產的22年,但仍偏低于正常年份;
(2)電子盤買多,同時利用盤面和現(xiàn)貨相互影響助推行情,關鍵時間節(jié)點,農忙貨少收儲;
(3)生姜金融屬性作用,流動資金聚集助推行情發(fā)展;
(4)受網絡輿論姜少,姜農惜售;
(5)24年早期老姜剩余少,青苗姜入庫少,行情不受拖拽;
(6)氣候影響,電子盤趁機拉升。
以上我們分析了24年生姜高價原因,可是仍有部分生姜人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干擾,對24年生姜行情把握不太理想。
五、2025年生姜面積預測
今年中姜網生姜研究團隊,11月中旬再次深入生姜產區(qū)市場,及部分鄉(xiāng)鎮(zhèn)調研,走訪中了解,姜農對25年生姜面積增減,說法不一,接下咱們談談調研情況。
25年生姜面積是增是減,先看種植成本。
左圖是北方大姜種植成本的組成費用。其中租地費用,農資費用,人工費用等不易固定,對表中所涉及的費用,說明一下,由于產區(qū)外擴,及新產區(qū)包地種姜的增加,以及重茬地的增多,因此以后每年投資費用等成本變化將成常態(tài)。
右圖是2021年-2025年生姜大概種植成本情況,以北方大姜為例,根據每年姜農所投入物料費用,結合每年產區(qū)樣本田測產平均單產量,折合成本價21年大約1塊5至1塊6左右,22年大約在1塊5左右,23年大約在2塊左右,24年,種植成本大約在1塊6至1塊8左右。25年假如氣候正常,預計成本大約在1塊6毛5至1塊8毛5左右,當然有些地方由于投入費用不同,算起來成本也不同,因此成本或許有些出入。
走訪了解,25年生姜種植成本相比24年預估是略有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好姜惜售,各種費用居高難下,由此25年姜種要比24年價格高,就目前預估25年姜種價格在3塊5至4塊5之間,甚至個別達到每斤5塊,這樣看來就姜種一項,相比24年每斤就要多投入1元以上。雖然25年種植成本的增加,但受利益驅使,再加上近兩年種姜相比種其它農作物效益高,收益可觀,由此激發(fā)種植積極性,結合對產區(qū)種植意向走訪分析,有擴種意向的占比90%,只有10%保持原來畝數或略有減種。最近網上流行的一句話,打工十年一場空,種姜三年成富翁,種姜比種玉米強,種姜好比開銀行,意味著今年即使姜種價格高,看來25年擴種意向還是十分強烈。
六、2025年行情進行展望及建議策略
未來行情發(fā)展主要取決于今年生姜入儲量、質量,25年種植面積、氣候、產量、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因素,結合產區(qū)實際,我們先了解一下影響25年生姜行情的因素
1、目前生姜市場現(xiàn)狀
(1)供應端,目前市場是有窖黃姜、老庫姜、新圓頭姜,毛病姜、上屋姜共同參與交易;從市場新老姜替換角度分析,一旦老姜新姜價差大,市場對新老姜的需求,既看重質量,又看重價格,當在質量和價格做出選擇的時候,如果質量可以,低價具有優(yōu)勢權,由此在需求面前,現(xiàn)在市場價格新老姜漲跌互現(xiàn),行情處于整理階段。
(2)這時沒有市場優(yōu)勢的,不具備存儲條件的姜,會隨行出售;
(3)外圍新擴產區(qū),存儲設施簡陋和存儲技術不成熟的姜也會隨行賣貨。
(4)受目前好姜,姜農惜售,儲存商,加工廠觀望,發(fā)市場需求隨行買貨;
2、短期行情會受哪些因素主導
(1)24年面積增,產量有增有減,整體新姜生產量相比去年略有增加;種植分散、儲存分散,市場分流;
(2)目前投資性,存儲少于往年同期(主要原因24年中后期存儲成本高,遭遇煎熬,恐高情緒導致儲存商觀望);
(3)目前出口加工廠有一定的青苗備貨,但備貨不充足;當前出口形勢還不錯,生姜出口雖然占比有限,但在出口備貨不足的情況下,一旦國外需求增多,對行情會有一定提振。
3、2025年行情展望
受眾多因素互相加持和氣候影響,還需要關注市場供求關系
總之,24年是繼23年高價后的過渡年,如果25年是氣候正常的年景,預計25年是24年生姜行情的轉折年。但受25年擴種,姜種需求旺盛,以及23年和24年,連續(xù)兩年高價都是出現(xiàn)在交易中期,而且上漲幅度較大等因素影響,由此預判5月份之前,好質量生姜,姜農早期賣貨積極性不高。就此預估25年上半年好姜價格,還是居高難下的,于是2025年5月份之前姜價仍是較為理想,那么更長遠的行情仍需我們加以謹慎,因為今年雨水大,大姜培土晚,姜塊秋芽多,由此生姜的耐儲性存在一定變數,如未來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質變,或不發(fā)生極端惡劣天氣的情況,生姜供應端壓力將會顯現(xiàn),5月份之后,價格轉折走低的概率大。反之,如果出現(xiàn)爛姜情況,加上極端氣候影響,其供應壓力則會緩解。到時候需要大家關注氣候情況,因為有關機構,對夏秋季的氣候的預測要在明年三四月份才會出來,希望大家密切關注。
4、25年中姜網給大家的賣貨策略和建議
賣貨時機:
(1)需要大家密切關注庫姜、新姜毛病姜,上屋姜等處理結束之際,在新姜惜售,好質量生姜出貨不積極時分批賣貨;
(2)利用好拿姜種期間,姜種支撐行情的階段賣貨;
(3)把握住雨季,異常氣候出現(xiàn)時出賣貨。我們依然本著以穩(wěn)盈利、獲取市場均價的原則,因此建議大家逢高價,逢快行,有序出貨。
賣貨建議:
(1)剩余老姜果斷出售,新姜好質量生姜逢高減倉。
(2)利用好拿姜種時機,把握好雨季效應。
(3)不要過度惜售貪圖高價,更不可盲目賭漲行。
(4)建議錯峰先回本再贏利,有序賣貨;
歷年參加我們中姜網年會的朋友,是否感覺今年的賣貨建議是否與,22年23年會議指導建議有些不一樣,22.23年是建議分批次賣貨,今年是先回本再盈利、有序賣貨,與20年平度會議賣貨建議基本相同。原因25年如果氣候正常,下半年有可能是行情的轉折年。
因為影響生姜行情的因素非常復雜,既有產品供求的影響,又有金融杠桿的影響,還有氣候影響及國內外宏觀環(huán)境的影響,目前很難從單一的方面,去預測未來價格走勢,以上只是基于目前市場基本面,做出的決策,未來行情運行還要受制于新的種植面積、當季氣候狀況、生姜質量、供求心態(tài)等情況而定,中姜網會實時關注市場動態(tài),及時會在中姜網公眾號里提醒大家。
5、針對姜農來說,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應對市場風險
(1)相信專業(yè)團隊,積極學習,科學種植技術;依靠實力平臺,獲取有關生姜價格,行情、銷售等方面的信息;
(2)理智面對價格變化,理性認清價格的波動,合理規(guī)劃種植面積,提醒各位姜農不要跟風擴種,種姜賺多少錢,并不是種的面積越大,掙得錢就越多,主要在于投入和產出是否成正比,種的多不如種的好,因此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擴種;
(3)轉變種植觀念,要在如何增加產量,怎么提高質量上下功夫;
(4)隨著消費升級,要種迎合市場、質量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生態(tài)姜;
(5)科學施肥,精準管理,爭取逢時搶占市場;
(6)行情變化無常,是由市場決定,種姜產量高低、質量好孬,售賣價格,完全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
在此提醒姜農朋友:種植生姜不要因為一時的價格高與低,影響種植與管理,要做到價格好時用心管理生姜,價格不好時更要精心管理,因為價格好的時候,什么樣的姜都好賣,反之價格不好時,就是姜與姜比產量比質量的時候。由此送大家一句話,做農業(yè),種在人,收在天,賣高賣低靠賣貨時機,記住,每年都有價格高低的行情,只要理性理智把握機會,就會有好的收益!最后,希望大家在行情面前,順應趨勢,抓住趨勢、跟隨趨勢!
最后預祝大家,25年種好姜,賣高價,發(fā)姜財!做效益穩(wěn)賺的“姜”湖贏家!做種姜界的常勝“姜”軍!
了解更多生姜行情,歡迎大家掃一下大屏中的二維碼,關注中姜網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快手號,查看實時生姜市場等相關信息。謝謝大家!
【本網信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